生化因素对三叉神经痛发病的影响

来源:牙健网 时间:2023-09-28 14:39:49 责编:护牙顾问 人气:

    随着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及各种检查手段的进步,人们发现神经肽、神经递质与三叉神经痛关系密切。复杂的脑内生化物质的改变在三叉神经痛的病理机制中起作用。

    1970年,Said和Mutt分离出一种具有明显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物质,称为血管活性肠多肽。它是一种具有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潜能的神经多肽,广泛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在许多器官中起着生理性扩张血管、增加血流的作用。有人在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观察中发现,患者在三叉神经的阵发性疼痛之后常会出现患侧面部潮红,在三叉神经节内酒精注射或行射频热凝治疗术后也可在一侧出现面部潮红现象。这些现象与三叉血管系统的激活有关,其传人神经是三叉神经,利用的神经肽主要为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传出神经是岩浅大神经,经面神经穿过膝状神经节后在蝶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内换元,利用血管活性肠多肽等神经肽导致血管扩张。血管活性肠多肽可能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流,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神经肽一起协同和增强P物质对外周的扩张血管、血浆渗出、刺激各种炎症介质释放和聚集的作用。

    传递伤害性刺激信息的还有谷氨酸和P物质。谷氨酸通过NMDA和NNMDA谷氨酸受体参与三叉神经系统内痛觉信息的传递。P物质也与痛觉传导有关,在一些与三叉神经有关的疼痛研究中均发现有P物质的参与;P物质在外周一方面作为疼痛的重要递质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痛觉,另一方面引起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刺激机体内各种炎症介质如缓激肽、组织胺和前列腺素等物质的释放和聚集,形成神经源性炎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具有强烈的扩张血管作用,并能加强速激肽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的作用,它介导的机械性伤害刺激传递也是借助促进P物质在脊髓背角释放来实现的。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1983年发现的一种由降钙素基因表达的新的神经肽,它广泛分布于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可参与机体许多功能的调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速激肽作为伤害性刺激的递质共同存在于感觉神经元中。它介导的机械性伤害刺激传递是借助促进脊髓背角释放P物质以促进痛觉的传递实现的,它具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并能加强速激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证实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也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参与。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基础含量远较正常人低,疼痛发作并不增加β—内啡肽的含量,这说明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合成障碍和/或β—内啡肽的释放功能有障碍。β—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阿片肽,有镇痛作用。中枢神经系统β—内啡肽含量的降低减弱了中枢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对疼痛的抑制作用,同时由于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不足,使得局部神经源性炎症不能及时得到充分的缓解。除镇痛作用之外,β—内啡肽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也起作用,其含量的降低也可能与免疫机制的紊乱有关。

    已证明,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存在着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生长抑素等物质。而生长抑素可以通过抑制P物质神经元的活动来抑制痛觉的传递。StdnmatteM检测了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脑脊液中一些物质的含量,发现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明显减少,而P物质却明显增多。
    Bouckoms等提出了三叉神经痛的生化模式,当三叉神经痛发作时,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升高,而生长抑素降低,单胺递质系统的活力降低,嘌呤系统、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功能失调,因此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应注意降低P物质的浓度,增强单胺系统与嘌呤系统的功能,并考虑耗竭P物质和谷氨酸,或阻断其与受体的结合。

    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血管活性肠多肽的含量,比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血管活性肠多肽含量、患者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血管活性肠多肽的含量均明显升高;而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无痛时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血管活性肠多肽含量差异无显著性,表明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局部确有血管活性肠多肽的参与。疼痛发作时肘静脉血中血管活性肠多肽含量不升高的原因可能与局部血液中血管活性肠多肽含量高、血管活性肠多肽的半衰期短有关。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发现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显著高于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发现痛支神经组织中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均显著多于、大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的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目前认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痛支神经过度合成和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促进P物质的大量产生和释放,导致阵发性剧痛,并在局部形成神经源性炎症,随着P物质的耗竭疼痛消失;在外周由于P物质引起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导致致痛、致炎物质的聚集,形成神经源性炎症,进一步刺激传导伤害性信息的传人纤维,待神经元内P物质合成到一定的程度时再次爆发新一轮的疼痛。